Astro + Sean (Chinese)

Bitmark 是一個獨立的公共區塊鏈。和其他區塊鏈的最大不同是,Bitmark 沒有發行自己的密碼貨幣(cryptocurrency),而是以比特幣回饋礦工。使用者則可以透過它發行音樂、名片或其他數位檔案。Bitmark 曾在 2017 年被阿里巴巴挑中,獲得台灣創業者基金。

本文是 Bitmark 創辦人暨執行長 Sean Moss-Pultz(以下簡稱 Sean)的專訪,他同時也負責帶領 hTC 區塊鏈手機 Exodus 1 的技術及數據研發工作。

Sean 是美國人,也是台灣女婿,中英文都通。訪談以中英文進行。

許明恩:我們從最簡單,但也最難回答的問題開始好了。區塊鏈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什麼用途?

Sean:很多實體物品在數位化之後,人與人的互動變得比較沒有「溫度」。區塊鏈可以把互動的溫度找回來。

半年前吳柏蒼送我一張他的唱片。我還特地去買了一台新的 CD 播放器,和兒子一起聽。

實體唱片有其特殊性。如果不是實體唱片,我們很難把音樂包裝成禮物送給朋友。當然在串流時代,我們可以送對方 KKBOX 禮品卡,但是這兩者的差異很大。收到唱片,人們可以感受到這是一份特別的禮物。但是收到禮品卡就比較沒有特別意義,更不可能收藏。

區塊鏈讓我們在數位音樂的時代,也能創造出送禮物的那份交付感,讓音樂再次可以被收藏。

「在數位世界創造交付感」聽起來很抽象,區塊鏈是怎麼實現?

Sean:區塊鏈很容易溯源。收到音樂的人,不僅知道這份檔案出自於誰,還知道檔案歷經了哪些轉手。如果你手上的音樂是創作者轉給你的,沒有經過轉手,這就像是得到歌手親筆簽名一樣,非常有意義。

或許以後拿到大人物的名片,人們會把移轉紀錄截圖並分享在社群網站炫耀,這可能是在數位時代表現「親手交付」的感覺。那麼,Bitmark 是使用區塊鏈技術來做什麼?

Sean:Bitmark 自建區塊鏈,用來登記人們的「數位資料」所有權,有點像是智慧財產局。以前我們只能複製或分享數位檔案,唯有數位資料的出處(provenance)和移轉都有清楚的紀錄,我們才終於可以「正式授權」他人使用自己的數位資產。

Bitmark 跟 KKBOX 旗下的數位發行平台合作,將數位資產登記整合進音樂的發行軟體內。紙本作業數位化,效率提升,創作者也能更快獲得報酬。

目前 Bitmark 也正和 hTC 合作,將用戶手機上的資料登記在用戶名下。

創作者經常要授權音樂,用區塊鏈讓流程數位化,這很好理解。不過,Bitmark 將手機上的資料登記在用戶名下的用途是什麼?也是要授權資料嗎?

Sean:2018 年發生劍橋分析事件,Facebook 以道歉及罰款收尾。但是沒有用戶收到 Facebook 的賠償,因為這些用戶資料並不是用戶所有。

用戶提供資料以換取 Facebook 的服務,而 Facebook 理應善盡資料管理責任。但是資料究竟是屬於誰的,一直都沒有一條清楚的界線。用戶與 Facebook 都說自己擁有資料。

同樣情況也發生在醫院。病歷(資料)究竟是醫院的還是病人的?我認為人們應該正視這個問題,而區塊鏈是我們用來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
用戶未來只要多做一個步驟 —— 將資料登記在自己名下 —— 事情就會變得很不一樣。這麼一來資料的所有權就沒有模糊空間,而且方便授權。

既然資料的所有權屬於用戶,只是授權企業使用,假設某企業發生資料洩漏事件,就必須賠償用戶損失。就像是銀行被駭造成損失,就必須賠償存戶一樣。

你認為企業未來得向用戶購買或租用資料,而不是像現在直接拿去用?那麼,用戶該如何把資料登記在自己名下?

Sean:資料(data)是重要的數位資產,而且現在人人都知道資料可以用來賺錢。所以,資料必須像是版權或是土地一樣,清楚地界定所有權以及如何授權。

過去沒人這麼做,因為當時沒有區塊鏈這樣的科技。人們逐筆登記所有數位資料根本不可能,也因此資料所有權一直都很有爭議,每一方都覺得資料是自己的,最後佔上風的是 Google 和 Facebook 這樣的企業。

Bitmark 的區塊鏈就是為所有的數位資料加上(或登記)所有權。我們直接將服務嵌入到 hTC 的手機裡,所有數位資料在產出的當下,就會被登記在用戶自己名下。用戶不會感覺到任何差異,但這些資料的所有權就都被自動紀錄下來了。

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研究機構或企業,向用戶購買資料授權。除了 hTC 手機之外,Bitmark 跟 KKBOX 的合作,讓創作者可以授權音樂。在健康領域,我們直接把 Bitmark 嵌入在健康的 app 裡或是醫院的系統裡。如果機構有研究需求,就要向用戶取得有償或無償的資料授權。

我本來想問市面上有上千種不同的區塊鏈,人們該怎麼選擇最好或最適合自己的區塊鏈。現在看起來,這個問題完全問反了。並不是人們主動去選擇使用哪個區塊鏈,而是人們可能完全不知道自己在使用什麼區塊鏈,因為區塊鏈是悄悄地潛入大家的裝置或 app 裡面?

Sean:沒錯。區塊鏈是底層技術,人們不會知道底層技術是使用哪個區塊鏈。就像人們通常不知道自己手機晶片究竟是台積電還是三星製造。

雖然我們的合作對象是 hTC、KKBOX 或健康 app 等企業,但區塊鏈是透過這些企業悄悄地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。

用戶的很多資料在第一時間就登記在 Bitmark 區塊鏈上,會不會有隱私的問題?

Sean:這是很常見的誤解。用戶不是把資料交給 Bitmark,而只是把資料的「所有權」登記在 Bitmark 區塊鏈上。以看起來像是亂數的雜湊碼(hash)呈現資料,沒有隱私的問題。就像地政局登記的土地所有權,只是存放所有權資料,而非地政局擁有這些土地。

資料未來會是存在用戶手機裡,或是存在企業的資料中心內,但不會在 Bitmark 區塊鏈上。確保這些資料安全的確很重要,但這已經超出 Bitmark 的管轄範圍。

大家都在找區塊鏈的適用情境。目前找 Bitmark 合作的企業或產業,彼此之間有什麼共通點嗎?

Sean:他們都遇上資料所有權不清楚的問題。企業會想盡辦法主張資料是屬於自己,但資料是由用戶產出。Bitmark 協助用戶登記資料的數位產權,再打造一套資料的交易平台讓用戶「授權」,就能夠建立一套全新的資料交易模式(new data deal)。

最後一題,你認為區塊鏈的普及爆發點會是什麼時候?

Sean:我也不知道。這就像在問一隻剛孵化出來的小雞:「你是看準哪個時間點才破殼而出?」小雞只知道自己無時無刻都想從雞蛋裡出來,但是什麼時候出來不知道。

訪談結束。

這次訪談幾乎沒有討論到密碼貨幣。光是純粹的區塊鏈應用,就有許多值得探討之處。

Bitmark 用區塊鏈協助人們取得數位資料的所有權,這和 hTC 區塊鏈手機主打「放開我的資料」相互呼應。用戶持有資料所有權之後,緊接而來的就是資料授權的問題。

這是重要的里程碑。未來企業要使用使用者的資料,就必須取得授權,並付出報酬。因此 Sean 也預言未來會出現資料代理商,負責媒合企業與用戶。一方面協助企業取得用戶授權與購買,另一方面幫用戶找到最符合個人需求(例如價格或評價最高)的買家。

然而,這也會對目前的科技巨頭產生衝擊。無論對是 Facebook 或是 Google 來說,資料是金雞母,不可能要他們一夕之間放棄蒐集用戶資料。這就落入了「創新者的兩難」(The Innovator’s Dilemma),科技巨頭可能因此沒跟上新一代取得資料的浪潮。反倒是目前不靠用戶資料賺錢的政府或沒有資料的新創,可以張開雙臂擁抱新模式。

變革的開端,或許就是區塊鏈手機推出的那一刻、那一小群用戶。手機是人們投入最多時間的裝置,區塊鏈進入手機所產生的影響絕不僅僅是管理密碼貨幣,還可以讓人們更方便地管理自己的資料授權。

而悄悄內建在裝置或應用內的 Bitmark,則是為用戶賦能的關鍵一步。